一个姜文,一个朗朗,成了2025年暑假档电影圈最大的笑话!本来观众以为《你行!你上!》是喜剧励志片,结果姜文拍了一部闹剧,父母支持孩子学习钢琴,最终在国外拿到了大奖,以郎朗为原型改编的电影,甚至姜文的角色名字,就是朗朗父亲郎国仁,不少观众认为电影不流行咋咋呼呼的,老一派的导演风格明显落后于时代。一个真实成功人物原型的改编,如今却沦为了电影圈的笑话?
1、原型
姜文拍朗朗的故事,肯定是认为他是成功的代表,但郎朗是艺术天才,没有太多值得效仿。
郎朗有一个狼爸,大众都知道,一般的孩子受不住这种教育方式。
即使采用这种方式,也很难再出一个郎朗,艺术是需要天赋的。
现在家长都很聪明,懂得因材施教的重要性,郎朗的成长不具备普遍性。
《中国合伙人》能成功,是因为有值得借鉴的地方,经商和搞艺术是两码事。
2、剧情问题
姜文的电影喜欢有隐喻,而这部《你行!你上!》像是白话文,没有任何的押韵。
一个男孩子被关在屋里,拼命的弹钢琴,没有朋友没有乐趣,只有一个望子成龙的爹。
姜文的造型有点出戏,表演方式很夸张,又不够搞笑。
整体来说剧情十分乱套,不少观众看不明白,不懂这里面的意义是什么?
3、价值观
电影想给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,朗朗确实很优秀,但是钢琴这种艺术,不是普通人力能所及的。
全国有多少家庭,能让孩子学习弹钢琴,就算买得起,有几个能学得起?
姜文和朗朗都有一点曲高和寡,这部电影对比一下《摔跤吧爸爸》,一下子差距就很明显了。
朗朗是乐坛的骄傲,这一点毋庸置疑,但问题是艺术家不是努力就能成的。
不少观众认为姜文演戏这么多年,好像还在演自己,姜文有导演的才能,但不能故弄玄虚,谦虚才能让人进步,即使是有真本事,也要积极学习新东西,老是故弄玄虚的,观众也不买账,姜文拍电影有自己的艺术追求,但也要考虑市场。
《你行!你上!》如果原型不是郎朗,而是出身底层的成功人士,比如说王宝强、赵丽颖等,或者是李子柒,奶茶店或潮玩的创始人,其实会更有吸引人。郎朗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,他从小学习钢琴,需要花很多钱,一般的孩子望尘莫及,家长看电影只能羡慕,也不可能勒紧裤腰带让孩子学习弹钢琴,姜文这一次算是创新,但效果好像一般,这种创新的前提,是观众可以接受,不能圈地自萌,你怎么看呢?请留言讨论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盛达优配-正规的配资平台-配资查询网-配资概念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